由来:“深圳”一名始自明永乐八年(141O年),因所处环境、河沟(南方人习称圳或涌)纵横,故名。清康熙七年( 1668年)在新安县边境修筑了深圳、盐田、大梅沙、小梅沙等21座墩台为边陲哨所,以后逐渐成墟。民国二十年(1931年)设深州镇。

1979年3月撤宝安县设立深圳市;市政府驻深圳镇。1979年8月撤深圳镇,“深圳”一名由深圳市名沿用下来。1980年正式确立广州、深圳、厦门、珠海、汕头五处为通商口岸。深圳自立门户,独立成市。

深圳市前身为宝安县。1979年3月,宝安县改为深圳市。“深圳”地名始见史籍于明永乐八年(1410年),于清朝初年建墟。当地的方言客家话俗称田野间的水沟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泽密布,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

因深圳河流经,河沟深浚得名。康熙《宝安县志》卷3:惠民桥“在深圳河沟深浚,凡遇雨潦潮涨,往来维艰,更有不知深浅,动遭淹溺,康熙二十八年巡检廖膺宠建造石桥,名曰惠民”。俗称水沟为圳。镇因深圳河为名。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的深圳:

秦朝时期,深圳就被列入大秦帝国的版图中,当时的深圳被称为“南越部族”,秦始皇也把它归入了广东省境内,方便实行郡县制。

宋朝时期,商品经济的活跃发展,使南方经济不断进步,而当时的深圳正好是海港,自然备受关注,因为水运要靠它。它是南海贸易的重要枢纽。商人都十分关注之地。

元、明代时期,由于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的南移,南方的贸易更是不断飞速发展,由于深圳的海港优势,地位进一步提高。逐渐被单独列为一个县,当地还发展香料产业,由于距海较近,还发展“盐业”,来增加当地人们的收入。还有当地人们出口珍珠,牟取商业利益。

深圳是中国最年轻的城市,其发展速度之快,程度之高,短短30几年创造了一个“深圳速度”这样的奇迹,在国内乃至全球都是罕见的,如今已是国内四大一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