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型财产犯罪,是指以取得财物为犯罪目的的犯罪行为,如盗窃、抢夺,抢劫罪等等。共性知识:一、保护法益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首先是所有权,其次是占有事实(包括合法占有与非法占有)。保护非法占有时,非法占有必须是平稳占有。所谓平稳占有,是指行为人占有某件财物,即使不合法,也只有通过法定程序才能加以没收、追缴,一般人无权侵犯。但是,虽然平稳的非法占有可以对抗一般人,但不能对抗财物的所有权人。财物所有权人恢复自己所有权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二、行为对象:财物1.种类范围(1)包括财产型利益。财产型利益,是指有形财物以外的财产上的利益,主要是指债权。财产犯罪的对象是财物、财产性利益,不包括劳务、服务。诈骗的是劳务还是服务费,根据行为与行为对象同时存在原则来判断。非法的财产性利益,刑法不予保护。这是因为,财产性利益主要是债权,债权是请求权,请求权要求具有请求的可能性(2)包括无体物。(3)包括虚拟财产。(4)包括违禁品。(5)包括债权凭证。(6)包括不动产。(7)不包括人的身体。但是,如果从身体分离出来的器官、血液,属于财物。2.价值要求(1)包括客观价值和主观价值。(2)包括积极价值和消极价值。三、非法占有目的取得型财产犯罪与毁弃型财产犯罪的区别在于:有无非法占有目的。非法占有目的,既包括为行为人本人占有的目的,也包括为第三人占有的目的。非法占有目的由排除意思和利用意思构成。排除意思,是指终局性排除占有人占有,将财物转为自己占有的意思;利用意思,是指对财物进行利用的意思。1.排除意思缺少排除意思,就构成盗用行为,而不是盗窃罪。以下三种行为认定为具有排除意思,构成盗窃罪。(1)行为人没有返还意思;(2)行为人虽然有返还意思,但是妨害主人对财物的利用程度很严重。(3)行为人虽然有返还意思,但同时具有非法利用财物交换价值的意思。2.利用意思缺少利用意思,就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1)利用意思,不要求完全遵循财物的正常价值和本来用途。(2)不予利用,也不予毁坏,而是单纯隐匿,属于缺少利用意思,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