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衔分5等十三级一等:总警监、副总警监;二等:警监:一级、二级、三级;三等:警督:一级、二级、三级;

四等:警司:一级、二级、三级;五等:警员:一级、二级。对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民警察的警衔,在警衔前冠以“专业技术”。二级警监以上是高级警官,三级警监、警督是中级警官,警司、警员是初级警官。

政职务与警衔。部级正职为总警监;部级副职为副总警监;

厅(局)级正职为一级警监至二级警监;厅(局)级副职为二级警监至三级警监;处(局)级正职为三级警监至二级警督;处(局)级副职为一级警督至三级警督;

科(局)级正职为一级警督至一级警司;科(局)级副职为二级警督至二级警司; 科员(警长)职为三级督至三级警司; 办事员(警员)职为一级警司至二级警员。

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民警察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警衔:(一)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一级警监至二级警督;(二)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一级警督至二级警司;(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三级警督至一级警员。

扩展资料;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正在大连召开的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获悉,根据中办、国办《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改革方案,作为人民警察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民警察将实行分类管理,核心是完善执法勤务警员职务序列,建立警务技术职务序列,并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管理

将警务辅助人员分为 文职辅警和勤务辅警

《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改革方案明确提出:“根据公务员法和人民警察的性质特点,建立有别于其他公务员的管理制度。按照职位类别和职务序列,对人民警察实行分类管理。”

据了解,分类管理制度改革将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原则,健全完善公安机关执法勤务警员职务序列和警务技术职务序列,拓展人民警察职业发展空间。

在规范警务辅助人员的管理上,将明确警务辅助人员的适用岗位、身份性质、职责权限、权利义务、聘用条件和程序,规范警务辅助人员的日常管理、考核奖惩和保障待遇。

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性质,将警务辅助人员分为文职辅警和勤务辅警,实行分类管理,建立政府出资保障、公安使用管理的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模式,努力实现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

试点,值勤岗位津贴等将向艰苦危险岗位倾斜目前,有关部门正研究制定公安机关执法勤务警员职务序列和警务技术职务序列改革方案,报中央批准后,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部分省区市开展试点。

同时,完善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相关改革政策也正在研究中,将进一步完善警衔津贴、值勤岗位津贴等政策,重点向基层一线、艰苦危险和有毒有害岗位倾斜,健全职业风险保障制度,切实提高人民警察的生活待遇和风险保障水平。

招录提高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入警比例北京青年报记者还了解到,为解决公安队伍存在的急需人才引进难、边远艰苦地区和有毒有害岗位“招警难”等突出问题,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培养机制的改革政策目前也正在抓紧研究制定。

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方面,建立健全体现人民警察职业特点、有别于其他公务员的规范便捷的招警机制,实行依法招录、分类招警。

而在公安院校专业人才招录培养方面,将建立公安院校招生与公安机关招警协调机制,提高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入警比例。同时,为其他社会考生设置不同的招考渠道,为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公安队伍提供机会和条件。

问题现有保障机制与警察承担职责不相适应有关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广大人民警察处在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反恐斗争的主战场,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人民警察兼具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双重职责,常年超负荷、强应急、高风险、高压力工作。

然而,现有的人民警察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与人民警察承担的职责使命和作出的牺牲奉献不相适应,也与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和人民警察的职业特点不相符合,迫切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破解难题,促进公安事业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