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造公证书的刑事责任怎样处罚的

公证书涉嫌造假的刑事责任的处罚是犯了此罪一般就会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情况比较严重的话,一般就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但如果没有构成犯罪的,一般就会处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果仅仅是伪造公证书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则涉嫌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如果伪造公证书并以此为工具触犯其他刑法规定的,则根据情况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二、公证书具有的法律效力

证据效力。公证的证据效力,是指公证证明的内容具有特殊的证明力,可直接作为认定事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公证证明在民事诉讼中原则上无须审查则应被采证。

使法律行为生效的效力。具体说,即依照法律的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某项法律行为必须进行公证才能产生法律效力的,不履行公证程序,则该项法律行为不能产生法律效力。大体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根据法律、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某些法律行为非经公证不能产生法律效力;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某些法律行为必须办理公证;按照国际惯例、国际条约和双边协定,法律行为非经公证不能产生法律效力。

强制执行效力。公证的强制执行效力,是指公证处可依法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债务人到期不履行时,债权人可以持该债权文书公证书为执行依据,不经过审判程序而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同时也可大大减轻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的工作负担,并有利于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公证书是我国司法机关有效的法律文书,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人的伪造对公民和法律都造成严重的后果,相关的办案机关和司法机关,应严肃处理这类案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