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是指必须承担的使命。担当——是指接受并负起责任。

一、责任:

对责任的理解通常可以分为两个意义。一是指社会道德上,个体份内应做的事,如职责、尽责任、岗位责任等。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

责任意识,是“想干事”;责任能力,是“能干事”; 责任行为,是“真干事”;责任制度,是“可干事”; 责任成果,是“干成事”。责任心就是关心别人,关心整个社会。

从字面上理解,责任有两层意思:

1、应尽的义务;分内应做的事。

2、应承担的过失例如:推卸责任,从实践层面看,责任是一个系统:根据责任文化研究专家唐渊在《责任决定一切》(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阐述,责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包含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责任意识,是“想干事”;责任能力,是“能干事”;责任行为,是“真干事”;责任制度,是“可干事”;责任成果,是“干成事”。

是一个人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新唐书·王珪薛收等传赞》:“观 太宗 之责任也,谋斯从,言斯听,才斯奋,洞然不疑。”《元史·武宗纪一》:“是以责任股肱耳目大臣,思所以尽瘁赞襄嘉犹,朝夕入告,朕命惟允,庶事克谐。”

3、承担责任的过程,一般有十个步骤:1、审责,2、切责,3、归责,4、尽责,5、责难,6、受责,7、惩责,8、悔责,9、免责,10、偿责。

二、担当

担当(拼音:dān dāng),是一个汉语词语,指承担并负责任有魄力的意思,也指专门做某事的人。

详细解释:

1、承担并负责任。

《朱子语类》卷八七:“岂不可出来为他担当一家事?” 明唐顺之《与俞总兵虚江书》:“若夫为国家出气力,担当大任,有 虚江 辈在,山人可以安枕矣。”

《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贤弟好去为官,家下一应事体为姊的担当,不劳远念!”老舍《四世同堂》三六:“每一个有点知识的人都应当挺起胸来,担当这个重任。”

2、敢于承担责任,有魄力

清李渔《比目鱼·伪隐》:“不用谘谋,方见才能,好担当,好担当,怪不得人人敬。”《红楼梦》第六二回:“你既有担当给了我,原该不叫一个人知道。”

茅盾《动摇》二:“ 陆慕游 曾在胡国光前极力夸饰 朱民生 是一个好心热肠有担当的人物。”

3、所承担的责任

宋周密《齐东野语·贾相寿词》:“ 郭应酉居安《声声慢》:‘许大担当,人间佛力须弥 。’”

4、承受

宋陈亮《甲辰秋答朱元晦秘书书》:“ 孟子 终日言仁义,而与 公孙丑 论一段勇如此之详,又自发为浩然之气,盖担当开廓不去,则亦何有於仁义哉!”

明黄绾《明道编》卷六:“及观 孟子‘堂高’、‘侍妾’、‘般乐’之言,则知必有所为而发,亦可以见孟子英迈之禀。人若无此等资禀,於道终无担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