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期收入的消费观

消费支出的多少,取决于当期收入的高低。如果这个月收入少了,就缩衣节食,省吃少用;如果下个月收入多了,就聚会逛街,吃喝玩乐。

2、相对收入的消费观

消费不仅受到自身绝对收入的影响,还受到周边其他人收入(消费)水平的影响。如果周边其他人生活水准较高,为了维持一致,自己只有多消费才跟得上。这种消费观的形成,通常是因为攀比心理作祟——别人有的,自己也要有。

3、习性收入的消费观

当消费的多少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时,收入的高低就很难对其产生影响了。

例如,向来节俭的人并不会因为收入提高了,就相应增加消费。想想父母辈一代的人,从小勤俭节约,即使子女事业有成,家庭富裕,也很少会大手笔乱花钱。

4、持久收入的消费观

持久收入指的是投资的资本产生的收益所得,这部分通常不会用来消费,而是用于再投资。低收入者的持久收入较少,所以这种现象在高收入人群中较为常见。

扩展资料:

消费观念的形成

消费观念的形成既是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又是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在影响个人消费观念的众多因素中,主流消费观念和个人因素则是影响消费观念形成的基本因素。

主流消费观念对个人消费观念的影响。尽管西方的消费主义文化从20世纪50年代已经成为大众文化的主流,并未对中国产生广泛的直接影响。中华文化及经济思想中“居安思危”、“量入为出”根深蒂固。

而建国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长期物质生活资料的匮乏,倡导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这种保守的消费观念。这种深受传统影响,业已形成的保守的主流消费观念,不会因为在改革开放短短20年,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而迅速被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