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国家从事某些国计民生不可或缺但又具有高度危险性的行业而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赔偿问题。从理论上说,国家从事这些高度危险性的行业是为公共或公益上的必要,如果因为公益之目的而某些特定的个人遭受牺牲,则有悖于社会公正。因此,应当按照公共负担平等的原则将行政危险造成的损害由个人承担转移给社会全体承担,即应当由国家对因行政机关从事危险行业而造成的损害承担行政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国家从事某些国计民生不可或缺但又具有高度危险性的行业时,无论有无过错或者是否违法,只要有损害结果发生,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现在,世界上不少国家都作出了类似的规定。如法国规定,因公共财产、公共职业、相邻关系、拒绝执行法律判决和立法等产生的危险而造成的公民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失时,国家都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又如英国1965年的核装备法、煤气法,1972年的有毒废品安置法等也规定国家对该危险行业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此外,美国有的州侵权法也作出了同样的规定。但我国对之未作出规定,并且认为只有国家机关或者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造成损害时,国家才对之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二)因国有公共设施设置或管理有欠缺而造成公民合法权益受损的赔偿问题。国有公共设施的设置或管理毫无疑义属于国家行政管理的范畴,如果国家行政机关对其管理不当或有欠缺,那么国家对其所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也应是理所当然的。现在,许多国家都规定国家应对之承担相应责任。如日本的国家赔偿法第2条规定:“因道路、河川或者其他公共营造物之设置或者管理有瑕疵,致使他人受损害时,国家或公共团体负赔偿之责。”但我国原《国家赔偿法》立法者认为,桥梁、道路等公共设施因设置、管理欠缺而致人损害的,不属于行政管理的范围范畴,因而不能产生行政赔偿。受害人若想要得到救济,只能向负责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请求民事赔偿。笔者认为,在《国家赔偿法》制定时,我国国有公共设施的经营管理体制尚处在改革过程中,国有公共设施的经营管理是否属于行政管理范畴尚未定论,《国家赔偿法》着眼于解决国家机关行使职权中的违法,没有规定公共设施致人损害的国家赔偿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现代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公共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协调的活动,是为整个社会提供管理和服务。也就是说,行政机关在代表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同时还对民众提供大量的公共服务。在这里,国家对民众提供包括公共设施在内的公共服务就是国家应尽的义务,如果因代表国家的行政机关提供的公共设施有缺陷或者管理不善而造成民众的合法权益受损,那么国家就应理所当然地承担赔偿责任。例如,重庆綦江虹桥事件导致数十人无辜丧命,就是由于虹桥本身的缺陷造成的。如果该损失由国家来承担赔偿责任,将会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也将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