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休假日又称公休日和公共假日,是指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的带薪休假制度。

公休日是法律规定或者依法订立的协议规定的每工作一定时间必须休息的时间。如每工作5天以后休息2天,这2天就是公休假日。由于我国规定职工每周工作时间不得高于40小时,因此一般用人单位实行每周休息两日。

公共假日,指全体公民享受到假日,如五一、国庆、元旦、春节等,不含部分公民享受到的假日,如六一儿童节、三八妇女节等。

扩展资料:

古代的公休假:

清朝后期,休息制度开始发生了变化,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人大量进人中国,他们每星期休假一天,时间一长,国人产生了认同感,到了1910年,清朝政府在上层基本上实行了星期天为公休日的制度。

在千年的休假制度里,除了法定节假日,政府也对“临时请假”制度作了规定。举个例子,如果官员因为有急事而无法及时回官署办公,晋代就规定:“急假者一月五急,一年之中以六十日为限,千里内者疾病中延二十日。”

这种“急假”在今天看来颇具人性化,当个人要执行对家庭的责任时,政府的法令有相应的假期规定。最宽大的是唐代的规定,包括:父母住在三千里外,每隔三年有三十日的定省假(不包括旅程)。父母在五百里外,每隔五年有十五日的定省假。

儿女行婚礼时,有九天假期,不包括旅程,其他近亲行婚礼,则假期分别为五天、三天、一天,父母亲去世,强迫解官三年,如果是军职,则为一百天;五月有十五天的田假,九月有十五天的授衣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