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监护人的利益,需要通过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来保障,如果监护人不履行职责的,可以申请变更监护人。监护人,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被监护人1、基本简介被监护人是指中国法律规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在侵权诉讼中,被监护人侵权诉讼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其特殊之处在于不法加害行为的主体虽是被监护人,但其侵权行为的赔偿责任却一般由监护人承担。在这类侵权诉讼中,监护人的诉讼地位如何界定。中国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对此没有明确规定,在实践中也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应将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一起列为侵权诉讼的被告;另一种观点认为,仅列不法加害行为的实施者即被监护人为被告,而监护人则以被监护人的法定代理人的身份参加诉讼。从诉讼结果来看,以上的两种观点在判决结果上似乎区别不大,因为一旦法院认定侵权事实成立,都会判令由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然而,这样的“殊途同归”并不能掩盖这两种观点之间的矛盾。2、法律规定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侵害他人民事权利的,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没有责任能力,法律将他们的侵权责任转移到其监护人身上,使得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侵权案件的侵权主体与责任主体相分离。本来,谁侵权谁承担责任,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一般不能进行独立的劳动创造,自有财产很少,甚至是空白,不具有承担责任的能力,由其承担责任,只能是一种理想。所以,法律规定了监护人的替代责任制度,即监护人代替被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每个监护人的职责就是监护被监护人,而被监护人由于身份特殊如未成年、学生、残疾人,他们需要在特殊时期、在生活上听从监护人的监护。